专利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调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竞争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借助于专利制度,企业的技术优势才能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其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专利权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突破贸易壁垒的外在需要,更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因此,认真分析椒江区专利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一、专利现状
椒江区专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通过全区专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机构、政策不断完善,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椒江区科技局不仅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科,配备并落实了专利工作专职人员,从原来的1名增至现在的2名,而且还重视专利政策的修订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实施,先后出台并修订完善了《椒江区专利授权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椒江区专利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椒江区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补助办法》、《椒江区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奖励办法》以及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创造发明月”活动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对专利授权、专利示范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中介机构等实施了一定的奖励,这有助于推动该区专利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也有助于企业主动积极地投入科技研发,重视专利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利执法人员通过参加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目前已有5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执法资格证书,专利执法队伍已经形成,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提供了保证。
(二)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持续上升,专利质量也越来越高
可以从近五年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点。2007年申请总量593件,2008年808件,2009年907件,2010年1280件,2011年1688件。授权总量2007年449件,2008年521件,2009年831件,2010年1153件,2011年124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007年61件,2008年68件,2009年123件,2010年124件,2011年19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07年18件,2008年23件,2009年24件,2010年37件,2011年55件。充分体现了申请量与授权量的持续上升。从200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当年授权总量的4%,提高到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当年授权总量的4.4%,充分体现了专利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专利工作继续保持了强劲势头,1至6月份申请量839件,授权量74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3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6件,说明了该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企业成为专利主体,示范企业作用明显
近年来,椒江区始终把企业作为专利管理的重点,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符合国际市场经济体制的专利管理制度。2011年共有80%的专利授权属于企业(包括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的企业),企业已成为该区专利工作的主力军。目前该区已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海正经过两年的试点,今年6月份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检查验收,并获得了优秀试点企业称号。已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9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7家,区级专利示范企业11家。各行业的专利工作也富有特色,如海正、飞跃、杰克、东港、九洲、星星、绣都等都非常重视专利工作,在专利战略上注重国际化视野、差异化经营和专利质量,每年的专利产品销售额几乎都占企业销售总额的50%以上,有的专利产品还被立为省级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项目。2011年该区已获准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
二、主要问题
椒江区的专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调研中发现仍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
(一)企业的专利意识仍较淡薄
2011年全区有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包括企业以个人名义申请)数为92家,与全区规模上工业企业数相比只占27%,与有科技活动的单位家数相比也只占80%。可见企业在申报专利时并不积极,专利申报的基础层面不宽,对专利的认知程度远低于商标和版权。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和特色行业,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专利意识还是非常淡薄,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一些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平时专利与项目申报、技术研发结合不够,有了技术创新不注意及时申请专利,造成专利流失或被他人侵权。
(二)专利分布不均衡
2011年椒江区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医化行业,共占57%;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集中在缝纫机、电子电器两大行业,共占38%,其他机械制造业加在一起也只占总数的45%,而企业家数却是缝纫机、电子电器有专利授权企业数的一倍还多;外观设计也有类似情况,缝纫机、工艺制品共占42%,电子电器、家俱、塑料制品共占39%,其他机械制造业等只占12%,而其他机械制造业家数和上述两类企业数基本持平。由于发明专利的产生既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又有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分布不均还算正常,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只做形式审查,因此对各种行业来说,专利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专利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调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竞争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借助于专利制度,企业的技术优势才能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其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专利权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突破贸易壁垒的外在需要,更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因此,认真分析椒江区专利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一、专利现状
椒江区专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通过全区专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机构、政策不断完善,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椒江区科技局不仅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科,配备并落实了专利工作专职人员,从原来的1名增至现在的2名,而且还重视专利政策的修订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实施,先后出台并修订完善了《椒江区专利授权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椒江区专利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椒江区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补助办法》、《椒江区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奖励办法》以及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创造发明月”活动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对专利授权、专利示范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中介机构等实施了一定的奖励,这有助于推动该区专利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也有助于企业主动积极地投入科技研发,重视专利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利执法人员通过参加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目前已有5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执法资格证书,专利执法队伍已经形成,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提供了保证。
(二)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持续上升,专利质量也越来越高
可以从近五年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点。2007年申请总量593件,2008年808件,2009年907件,2010年1280件,2011年1688件。授权总量2007年449件,2008年521件,2009年831件,2010年1153件,2011年124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007年61件,2008年68件,2009年123件,2010年124件,2011年19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07年18件,2008年23件,2009年24件,2010年37件,2011年55件。充分体现了申请量与授权量的持续上升。从200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当年授权总量的4%,提高到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当年授权总量的4.4%,充分体现了专利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专利工作继续保持了强劲势头,1至6月份申请量839件,授权量74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3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6件,说明了该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企业成为专利主体,示范企业作用明显
近年来,椒江区始终把企业作为专利管理的重点,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符合国际市场经济体制的专利管理制度。2011年共有80%的专利授权属于企业(包括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的企业),企业已成为该区专利工作的主力军。目前该区已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海正经过两年的试点,今年6月份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检查验收,并获得了优秀试点企业称号。已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9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7家,区级专利示范企业11家。各行业的专利工作也富有特色,如海正、飞跃、杰克、东港、九洲、星星、绣都等都非常重视专利工作,在专利战略上注重国际化视野、差异化经营和专利质量,每年的专利产品销售额几乎都占企业销售总额的50%以上,有的专利产品还被立为省级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项目。2011年该区已获准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
二、主要问题
椒江区的专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调研中发现仍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
(一)企业的专利意识仍较淡薄
2011年全区有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包括企业以个人名义申请)数为92家,与全区规模上工业企业数相比只占27%,与有科技活动的单位家数相比也只占80%。可见企业在申报专利时并不积极,专利申报的基础层面不宽,对专利的认知程度远低于商标和版权。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和特色行业,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专利意识还是非常淡薄,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一些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平时专利与项目申报、技术研发结合不够,有了技术创新不注意及时申请专利,造成专利流失或被他人侵权。
(二)专利分布不均衡
2011年椒江区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医化行业,共占57%;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集中在缝纫机、电子电器两大行业,共占38%,其他机械制造业加在一起也只占总数的45%,而企业家数却是缝纫机、电子电器有专利授权企业数的一倍还多;外观设计也有类似情况,缝纫机、工艺制品共占42%,电子电器、家俱、塑料制品共占39%,其他机械制造业等只占12%,而其他机械制造业家数和上述两类企业数基本持平。由于发明专利的产生既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又有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分布不均还算正常,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只做形式审查,因此对各种行业来说,专利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三)专利支撑体系建设还较滞后
椒江区的专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大部分企业还没有配备专职专利管理人员。该区专利奖励政策和周边发达县市区相比,无论是奖励额度还是力度都显不足,而且较大部分企业没有对专利发明人实施奖励,严重影响了企业研发专利产品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好椒江区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目标,特提出三点对策建议。
(一)深入开展专利宣传,提高全社会专利意识
一要结合大型科技活动做好宣传。以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及科普活动周为平台,将专利知识送到企业、送进社区、送入学校,全面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利法、各级科技创新政策。二要创新宣传形式。结合媒体网站、广场咨询、图板展示、知识竞赛等,全方位进行宣传,扩大专利知识的受众面,提高专利事业的知名度。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面向管理决策者,以学习专利战略、专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等宏观知识;面向专利实务人员和研发人员,以学习企业专利制度、专利实务知识为主,侧重提高专利与平时研发的结合;面向企业科技联络员,以培养专利兴趣、重视专利工作为主,提高企业专利保护意识,扩大专利申报面;面向社会公众、学校,以普及专利基本知识为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概括起来讲“行动靠认识,认识靠宣传”。
(二)完善企业专利管理制度,针对行业特点,不断推进企业专利申报
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专利管理制度(包括激励机制),把专利工作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做到在研发前要进行文献检索及分析论证,避免重复研究和侵权;在研发过程中,要进行信息跟踪,及时调整研发策略;在研发完成后,要适时申请国内、国外专利。二要立足椒江实际、针对行业特点开展工作。根据该区医化行业转型升级、整体搬迁这一实际,工作重点要转向缝制设备制造和电子电器行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挖掘潜力,逐步提高发明专利申报量来弥补医化行业转搬后的损失。针对塑料制品、家俱、工艺品、外贸出口等行业,工作重点要引导企业依据自身产品特点主动大胆设计,有的放矢来推进专利申报,注重量的提升。同时还要引导企业提高专利保护意识,以防止在专利纠纷中陷入被动。三要进一步做好各级专利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要建立起各专利示范企业的定期联系制度,适时组织到海正集团参观学习,继续发挥专利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概括起来讲“专利靠企业,企业靠创新”。
(三)进一步做好专利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要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专利权质押贷款机制,在绣都服饰质押贷款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融资环境,提高企业专利的创造力。二要加强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加大奖励力度,重点用于资助原创性发明创造,以及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通过政府的引导扶持,来带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大投入,达到既有专职专利管理人员,又有专利专项奖励资金的要求。同时要建立起科技、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要充分利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把它作为吸纳人才、技术的窗口,积极发挥入驻院所在人才资源、研究开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加强院所与企业的专利合作,变院所智力为企业创新的才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智环境。概括起来讲“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政策”。
上一条:没有记录 下一条:没有记录 |